所需的職業和資格范圍與經濟本身一樣多種多樣。在許多行業,可以看到在專業培訓中加強環境保護的趨勢。除了各自的專家知識外,軟技能對于環境專業人員來說通常也很重要,例如在跨學科團隊中工作和接受新思想的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環境保護提供了很高的就業潛力。如果要實現這些潛力,必須有具備必要資格的工人。此外,專業人員的缺乏將使企業的創新活動陷入停滯。然后,德國的環境經濟將面臨無法確保或進一步發展其非常有利的競爭地位的風險。
從許多公司的角度來看,專業人員的短缺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從長遠來看,人口變化將進一步加強這一趨勢。除此之外,還需要對經濟進行必要的重組,以將其轉變為綠色經濟,其結果將是對環境保護相關資質的全面需求增加。
因此,純粹出于經濟原因,有必要進行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專業培訓和資格認證。但是,沒有它們,德國也將無法實現其環境和氣候保護目標。在這方面,德國的起步情況與其他歐洲國家類似:人們越來越廣泛地認為,環境保護為就業市場提供了相當大的潛力,但所需資格的發展尚未完全納入環境戰略和方案。
資格要求正在改變,正如環境保護領域的各種專業一樣,所要求的資格也是多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與其他經濟部門一樣,尤其是在需求方面。但許多其他領域的專家也受到追捧:例如律師、經濟學家、項目經理和銷售人員。銀行和保險公司需要能源專家進行風險評估和貸款。在許多技術性行業也有很好的前景。例如,在能源部門,需要商業能源專家,機械和電氣工程師也需要,他們準備作為風力發電的維護和服務技術人員接受培訓。
環境保護領域近三分之二的工作是由環境導向的服務部門承擔的。這些工作包括提供節能和節水、園藝和園林綠化、工程和建筑辦公室的生態建設規劃、注重環境的法律和商業咨詢以及環境教育和培訓等不同的任務。
軟技能——能夠在跨學科的環境中工作,以團隊為導向,能夠接受新的想法——對環境專業人員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環境經濟非常創新,許多領域的發展特點是專業要求不斷變化。技術進步和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正在改變專業發展的重點。例如,這會影響到汽車行業,由于電動汽車的出現,整個價值鏈上都會出現新的資格要求。這個例子還表明,“環境資格”不僅限于環境保護的經典領域,而且正在向許多其他行業發展。如果要應對這一挑戰,僅僅改變首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人的專業和學術培訓是不夠的。還需要促進終身學習。
|